青年教师展英姿 同课异构搞教研——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汇报课”数学组活动展示


      为切实有效地加强深圳学校的校本研修,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自修水平,以“规范日常教学,落实教学重点”为主题,聚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定于2022年秋季举行“第二届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依标扣本 精准研习

      数学教研室“第二届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于2022年11月2日上午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参加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振文主任;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宋锐校长、付桐副校长、韩现英副校长、教务主任张苑勋、数学教研室主任戴有刚;还有全数学教师和各科教师代表也积极参加。

      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建校1年多,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声望与日俱增,形成良好社会影响,特别是学科教学更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宋校长非常重视,亲自抓教学教研,听课指导,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部署工作重点,使学科教育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他们既是主力军,也是骨干力量,他们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大力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师徒自愿结对,青年教师自主自觉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倡导科学命制学案,鼓励个性化教学,支持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新教师充分备课试讲多次才能走进课堂,附中本部专家集中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讲课。使我校的青年教师快速融入附中大家庭,打造家文化,形成教育合力和团队优势,带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发展。

授课环节由高二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张淼主持

授课现场

听课现场

      青年教师汇报课是给青年教师提供一次与老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多次试讲,与老教师交流沟通,达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的才气和学识与老教师的经验和理念充分融合,升华为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活动重在过程,不在结果,得失都是宝贵的经验。

依标扣本  精准研习

质量分析 以思促教

评课环节由数学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戴有刚主持

      课堂教学不应该千篇一律,提倡个性教学,三位教师就《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进行同科异构的教学,各有特点和亮点。他们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动画软件,并且现场操作和演示,使抽象问题变得直观生动,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他们都有先进的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活动有序有效,自主自觉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率高。例题与练习精选,起到巩固知识和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问题串设计合理,不断追问,环环相扣,问题逐渐深入,思维逐步递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成效。三位教师都能紧扣书本,问题源于书本,但高于书本,问题得到升华,培养了数学学科素养,提高了数学学科能力。

      从椭圆和双曲线的概念引出抛物线的概念,进而形成统一的圆锥曲线的概念;从抛物线的概念到抛物线的四个标准方程,再到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学科内部纵向联系紧密无间;从图象到方程,再从方程到图象,体现解析几何的思想。

      三位青年教师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较比一年前的汇报课都有所进步。他们更加自信,教学手段多样,更加关注学生和教材,注重学法指导,是快速成长的青年教师! 

质量分析  以思促教

温故知新 拓展提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振文主任进行专家点评

      这次有幸请到数学研究教学专家吴主任,吴主任在认真听了三节课之后,对三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讲评,充分肯定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的数学学科团队优势,三节课有很多亮点和借鉴的地方,很有收获。

吴主任说课堂“亮点”有三:

      其一,注重设计。三节同课异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教学设计,都基于教材,添加个人元素,充分肯定教材是“教学之本”,鼓励这种做法。

      其二,学案的设计值得学习和推广。学案科学规范无误,精选例题练习,体现“双减”精神,这充分体现学科组的“执行力”,建议推广这种学案教学做法。

      其三,注重探究。在教学中设计了教材中的“思考”,探究感强,层层递进,探究意味浓。还表扬三位教师个人“有设计,高素质,高颜值”。

      关于学案设计,三位教师细节处理也有亮点:

      1、主线明确。张剑桥老师从轨迹的探究上入手,利用信息技术,现场动画演示,生成轨迹,直观性强;卫朦朦老师在归纳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定义方面值得学习,特别是从特殊到一般推到学生熟知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抛物线,从而引出抛物线定义和方程;毕净净老师在推导抛物线方程时,先让同学们回忆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推导过程,再思考如何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路径相同,这种类比的思想值得推荐。

建议:三位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延伸,为下节抛物线的性质打下伏笔,引起学生思考,主动通过“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这一路径掌握抛物线。

吴主任提出三点思考

     其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情。学法有:自学、互学、导学、研学。毕老师在“导学”方面,通过例题和练习的设计完成;张老师在“研学”方面,与课后思考联系起来;卫老师在“研学和导学”方面,例1和练习1结合,思考2和练习3整合,并设置多选题。提倡:自学+互学(课前预习)。

      其二,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有疑惑,教师才能解答疑惑,通常都是学生边学边做,或教后再做,没有做到先学后教。怎样才能有疑惑?吴主任建议:先下发学案,学生预习完成,收集审阅,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和疑惑所在,再组织教学,合理设计答疑解惑。吴主任还建议能否本节课让学生自学完成,自主了解抛物线定义,学生提出疑惑,学生互答互研,收获会不会更大。

      其三,设计作业。设计和批改作业是教学中的最要环节,是落实课堂的知识的体现,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希望好好研究。

听了吴主任的中肯评课后,三位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张剑桥教学反思如下:

      从课堂完成度来说;第一部分的完成度总体还可以,演示与追问做的把握的总体节奏较好;第二部分描点作图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时间和内容,比如增加追问,甚至让学生上黑板来完成抛物线的作图过程,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初步检验;第三部分的表格填写,学生已经掌握了研究方法,表格就可以更多的由学生来完成,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与此同时,正如吴主任所说,也应当更多的关注学法,从自学、互学、导学、研学四个环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不仅仅关注老师主导的导学与研学,还应当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自学与互学,比如可以将导学案设计的更加有可读性,让学生课前独立完成,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公开课准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经历足以让我获益良多!

毕净净教学反思如下:

      教学设计中类比探究椭圆和双曲线来研究抛物线,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体现单元化教学的思想,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没有现场给学生演示动点的形成过程,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从特殊例题入手,推广到一般的情形,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一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除此之外,正如吴老师所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法,从自学、互学、导学、研学四个环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带着疑问听课,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在新时代、新高考、新教材的大环境下,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来适应新的大环境,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以后会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牢记“规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中牢记学生是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卫朦朦教学反思如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完成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具体的二次函数问题的引入,也很好的让同学们接受了抛物线的轨迹图象。但是在得到抛物线轨迹方程的推导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少。在这个部分花费更多一些的时间去探讨、研究是有价值的,所以这是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其次,对于抛物线的四种形式的总结做的不够到位。在课堂中,还可以针对所得到的轨迹图象、轨迹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说明和探讨,加深学生对于四种形式的理解。

      除此之外,正如吴老师所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法,从自学、互学、导学、研学四个环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授课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借鉴好的教学经验,再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成长。

      吴主任对我校这种教研形式充分肯定,特别是严格执行“导学案”教学值得提倡。对三位教师授课评价有理有据,提出课堂亮点和个人建议,使三位授课教师受益良多,也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这是把专家请进来的最好例证,通过专家帮助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也给我们提些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再次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展示才华和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成长,也为数学教研室提供了这么有效的教研形式。



撰稿:卫朦朦

审稿:付   桐

编辑:杜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