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教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思考、定位与实践——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师开学培训系列(四)

8月24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2022-2023年上半年教师培训工作会正在持续展开,东北师大附中和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校长邵志豪做了题为“基于教育家办学的学术型教师培养”的讲座。

会议伊始,邵志豪校长深情回望了附中的建校历史。72年一路走来,附中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立足当下新时代,附中更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指示,积极思考教师队伍建设新突破,抓住教师发展的关键点,创新实践路径,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教育家办学理念的学术型教师培养模式。

哲学思考:培养学术型教师的理性追问
邵校长指出,教师发展的本质是专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统一。即在自我发展需要的内驱动力下,教师能够突破瓶颈,从技术熟练型教师质变成长为能够对教育和教学进行深刻反思的学术型教师,并能取得一定的专业发展及学术发展成果。

时代背景:培养学术型教师的现实需求

培养学术型教师是落实国家教师发展战略的有益选择。学术型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新定位,是指既在教育理念、学科教学、课程评价和实施、学术研究等方面能够进行积极地探索、思考、创新,又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的教师。

学校传统:培养学术型教师的文化根基

东北师大附中是一所有着72年实验性、研究型历史的中学。几代附中人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着学术探索,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气质。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首创:“附中教师要当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成为了附中培养学术型教师思想的发端。在“学术为基、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风为要”的治校方略的指导下,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课程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校园里自由安静地成长”。

“12345”工程: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实践路径
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可以概括为“12345”工程,即以教育家办学理念为引领,以教学和教研发展为核心,以三项制度为评价标准,设立了四个发展阶段和五个成果参考标准,作为学术型教师的培养路径,建设了一支能教能研的学术化、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会议最后,邵志豪校长以饱满的教育热忱寄予全体教师真诚的期待:
立言:敢探未发现的新理
立德:德高望重人生楷模
立功:培育众多时代新人